Rss & SiteMap

仁合公益与法律研究中心 http://www.bjlaw.org

北京律师|北京律师事务所|北京律师咨询|北京律师网
共1 条记录, 每页显示 10 条, 页签: [1]
[浏览完整版]

标题:县委书记被上压下顶身心疲惫 缺少监督风险高发

1楼
law-credit 发表于:2010-12-18 23:24:26

县委书记被上压下顶身心疲惫 缺少监督风险高发
2010年12月18日13:38  新华网


 
 考核多、检查多、会议多,招商引资累、陪客喝酒累、处理关系累。“多”和“累”是记者一路与县委书记们交谈时听到的最频繁词汇。
 
     在我国干部队伍中,有2800多个县(市、区)委书记,他们不到全国处级以上领导干部总数的1%,但却处于党的组织结构和国家政权结构承上启下的关键位置。
  近期,本刊记者深入广东、浙江、江西等东中西部10多个省区市调研,与50多位县委书记倾心交谈,发现现在的县委书记队伍是一个年纪轻、学历高、能力强的群体,他们一方面权力大、责任重、谋发展、思进取;另一方面,则压力大、盼理解、待培养、须监督。

 

身心疲惫盼理解

  河南一位县委书记给本刊记者画了一幅“双三角形对顶图”,显示他所理解的县委书记所处的政治生态环境:一个倒置的大三角形压着一个正放的小三角形,形成倒压对顶之势。

  他说,上面倒置的大三角形就像县以上的各级权力机构,下面正放的一个小三角形就是县级政权机构,县委书记恰恰处两个三角形尖儿上。上级层层压担子、派任务,最终都落在县一级,但县里资源有限、回旋余地有限。把这个图倒过来,立时变成上小下大,又恰似县级政权和群众的关系,一方面新时期群众期望值高、诉求多;另一方面,县级权力机构解决问题的能力有限。

  县委书记处于两个三角形的“上压下顶”之中,困扰多、困惑大。一些县委书记梳理出他们的四大困扰。

  一是很大精力用在协调沟通各种关系上,每年参加会议、应付检查指导的时间就占1/3,难以深入到基层研究问题。

  有些县委书记戏称自己是“三陪”书记:整天陪着上级领导检查工作、陪着汇报工作、陪着喝酒吃饭。

  二是有些部门权力化、权力利益化。一些国家部委制定政策,以“责任下压”为取向,喜好出台禁令搞“一刀切”,而服务基层、“解难解结”的内容往往很少。

  三是网络舆论压力大。一些县委书记反映,一些网络媒体对基层问题的报道不是引导型,而是放大型。有时为平息舆论,板子只能打在基层干部身上。

  四是应对突发事件压力大。出现突发性事件和安全事故,矛盾都聚焦到县委书记身上,要求勇于承担风险,靠前指挥,不允许有丝毫顾虑与退缩。

  考核多、检查多、会议多,招商引资累、陪客喝酒累、处理关系累“多”和“累”是本刊记者一路与县委书记们交谈时听到的最频繁词汇。县委书记责任大,事无巨细都要亲自管,发展、稳定、民生、安全,“一个都不能少”。既要上级满意,又要群众满意。

  “五加二、白加黑”成了县委书记日常工作的真实写照。许多县委书记感觉都疲惫,有的患上了抑郁焦虑症,许多人过早患上诸多疾病。

  采访中一位县委书记说自己是“工作中的强者、家庭中的弱者”。“我从十几年前起,太多时间不属于家庭了。母亲去世时,我第三天才从另一个县赶回去”。

  一位县委书记描述高度紧张的状态:“县长觉不够睡,书记则睡不着觉。我天天靠吃安眠药才能入睡,可一听到下雨声就又惊醒了。”

  一些县委书记表示,当前有一种“妖魔化”县委书记的苗头,似乎他们没有一个好人,都是贪官。他们盼望理解,需要社会宽容、家庭关爱,还有组织上的人性化关怀。

风险高发缺监督

  “目前县域经济社会发展已到了矛盾最多的时期,要求县委书记统筹驾驭能力最强的时期,同时也是县委书记受制约监督最多的时期”,河南一位县级市的书记这样说。

  “发展是第一要务”。采访中,无论是东部发达地区,还是中西部欠发达地区的县委书记普遍认为,实现科学发展是他们面临的头号难题。一些县委书记说,以前GDP上去了“一俊遮百丑”;现在既要“金饭碗”、又要“绿饭碗”;既要保增速,又要减排放。左右为难。

  “稳定是第一责任”。一些县委书记反映,信访维稳是最大“心病”。随着新时期人民内部矛盾诉求的利益性、参与的群体性、成因的复杂性、方式的偏激性日渐突出,加之网络舆论压力越来越大,“上访变上网”,信访维稳压力骤增。

  现在,部分县委书记中流行着“摆平就是水平,没事就是本事;搞定就是稳定,妥协就是和谐”的顺口溜。一些县委书记说,在处理信访维稳工作中,最困惑的是科学执政“这一手”没有太多具体办法。

  贵州一位县委书记说,在别人眼里,当县委书记是件风光事,其实是在风口浪尖上过日子。有位地级市市委书记总结了县委书记岗位的五大风险。

  一是重大决策的风险。县委书记拥有一个地方的决策权、人财物调配权,如果决策中对规则程序把握不好,会造成严重后果。

  二是执行政策风险。党的各项政策在基层主要靠县一级来落实,一旦管理监督不严,容易出偏差。

  三是选人用人风险。县委书记管理的干部人数不少,仅科级干部就300多人,选不准用不好,可能影响地方风气。

  由于怕触及矛盾,也有些县委书记任期内不敢调整干部,以免把自己置于火山口上。河北一位县委书记说:“有人说县委书记想提拔谁就提拔谁,这一点一般的县委书记都可以做到,但是你如果把这个人用错了,责任可就大得多了。”

  四是从政纪律风险。县委书记在地方“位高权重”,工作弹性较大,对自己要求稍不严,容易滑向腐败深渊。

  五是权力延伸风险。为特定关系人牟取不正当利益,有些并非主观,而是权力惯性起作用,监督不到位、不及时,可能出大问题。

  多位县委书记用亲身经历描述一幅幅时刻提防掉进各种“陷阱”的画面。他们说,由于县委书记“位高权重”,有很多人盯着他们,“研究”他们的秉性爱好、人际交往及朋友圈和亲戚圈。

  近年来,一些地方县委书记连续“落马”。2006年~2009年,河南共查处贪污受贿犯罪的县委书记22名,其中13名是从县委书记岗位上提拔或调整到其他工作岗位不到一年的。探寻他们的腐败轨迹,绝大部分是因为对岗位风险缺乏防范。

  一位市委书记分析说,有些贪官胆子大,就是在当县委书记时养成的毛病。在强调决策、执行责任及效率的今天,有的县委书记一味追求集权,以增强其决策和执行的权威性,导致权力失衡。而监督方面却是“上级监督太远,同级监督太弱,下级监督太难”,与县委书记权力对应、对等的监督制约体系有待完善。

发展误区当警惕

  本刊记者调研了解到,无论是东部沿海发达地区还是中西部欠发达地区,发展经济都是当地县委书记压力最大的事情。但由于各地发展阶段不同,压力也不尽相同:东南沿海基本处于县级财政不断壮大、“招商选资”,中部地区则倾心于上项目、引客商,而欠发达地区仍在“盲目选资”寻找出路。

  面对GDP考核压力,各地都在千方百计加快发展脚步,但许多地方都依靠招商引资和上项目拉动经济,发展模式趋同。

  对此,多位县委书记建议要鼓励多路径发展。在他们看来,工业和城市化是区域经济发展的两台发动机,要坚定不移做下去,但也可以不局限于工业基础,可以“靠山吃山”“靠水吃水”走生态立县之路。

  身处东中西部地区的多位县委书记认为,未来5年是国家实施“十二五”规划、保持平稳较快发展的关键时期,认真研究发展路径十分必要。

  他们建议:促进发展的政策需差异化对待,要考虑政策对不同地区的效果。我国幅员广阔,东中西部处于各自不同的发展阶段,面临不一样的发展任务,出台同一个政策,对经济发展比较好的或快的地区适合,但对中西部和欠发达地区就不一定适合。因为发达地区的问题是发展快和增量大的问题,欠发达地区的问题是速度慢和总量少的问题。对于工业发展有好势头的地方,能够给一些区别于一般地方的政策,比如在用地上、环保指标设定上进行区别对待。

  由于政策限制和资源约束力,有的地方还不惜冒着被批评、处分甚至免职的风险“踩红线”、“打擦边球”。有的县委书记认为,“太老实的人吃亏”,“发展需要自己灵活掌握路径和方法”。

  中部的一个县委书记说,“现在发展县域经济很难,上面限制政策又这么多。例如,用地这一块只给我300多亩的指标,城市工业怎么搞?城乡一体化怎么搞?只能逼得大家‘玩魔方’。有些事情不踩点红线根本搞不成。”由于违规用地、先建后报批,该负责人和县里很多干部受了党纪处分,他说:“可是不这么做哪有那么多的工业用地?”

  西部边陲的一位县委书记说:“为了加快发展脚步,我宁愿做一些出格的事情。”他所在县为了寻求更大的发展空间,盘算着把周边的土地都圈进来。在做这件事情前,他特意咨询了一位律师朋友,询问这么做要承担什么样的法律责任。当获知最严重的后果就是免职时,他毫不犹豫地把城镇面积扩大了好几倍。

  部分县委书记反映,保持经济发展,致富一方百姓,应有必要的考核压力。作为一个地方的“一把手”责任不可推卸,但考核的方式和内容应因地制宜。

  中央党校党建部有关专家也认为,以经济指标为主的考核对县委书记的影响很大,经济上不去就要被诫勉谈话、末位淘汰、在分配资源和资金上就有差别。因此,要想让县委书记树立正确的政绩观,就要调整现行的评价考核体系,淡化GDP指标,将生态效益、百姓幸福指数和未来潜绩纳入考核体系。(《瞭望》新闻周刊)

[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0-12-18 23:28:48编辑过]
共1 条记录, 每页显示 10 条, 页签: [1]

Copyright © 2006-2019 bjlaw.org
Powered By Dvbbs Version 8.2.0
Processed in .02344 s, 2 queries.